|
| 《创意与设计》第二期“跨界设计”专题介绍暨征稿通知 |
在艺术和设计乃至更广泛的社会文化领域中,“跨界”无论是作为一种行为还是方法都在反复地出现和发生。在当今时间节点上讨论“跨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纷繁复杂的跨文化交流、跨地域沟通、跨专业合作和跨时代整合等现象逐渐成为设计界乃至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另一方面,关于“跨界”的理论来源、内涵分析、设计应用等方面均缺乏严肃的学术梳理。
《创意与设计》改版的第二期特别约请了相关专家,分别从“跨界设计”的综合理论、应用模式、数字时代的应用发展以及具体跨文化协作项目的实践等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做了一系列的探讨和研究,如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许平教授的《设计有疆 创意无界——从“奇幻爱丽丝”到“设计跨界潮”》、北京科技大学工业设计系副教授覃京燕博士的《数字艺术中的跨界创新设计新规则》、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海军博士的《“跨界”的综合性思考——行为、方法、态度和价值》、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设计学博士巩淼森的《跨学科:论设计高等教育的新趋势》、武汉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博导陈汗青教授等《跨界的社会性需求及设计模式探索》、复旦大学设计系博士汤筠冰等《媒介融合下的艺术设计——试论跨界设计的发展前景》、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沈杰副教授的《跨文化协作设计的教学模式——以WUZU中瑞交流系列项目为例》等。该组专题稿力图在学术层面厘清“跨界设计”的内涵、价值、依据、原则、立场及应用,是目前中国设计学术界对“跨界设计”这一领域的最系统、最集中的一次研究成果展示。
除专题外,第二期《创意与设计》还对设计行业、设计教育、设计现象的最新理念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如日本千叶大学工学研究科宋武博士的《人机工学研究对于产品设计的支撑》、英国伦敦布鲁内尔大学设计与品牌硕士卢文英、中央圣马丁学院工业设计硕士石川的《一棵小树的成长故事——未来冰箱“树屋”的创作过程》、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刘新博士的《可持续设计的观念、发展与实践》、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祝东平教授的《现代版面形式的理性掌控》等等。此外,在作品展示方面,主要推出了中国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的优秀学生毕业设计作品。
《创意与设计》是由教育部主管、江南大学主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承办的一份以产品创意设计研究为主体、兼及各设计专业方向的全国性学术刊物。我们倾力追求在产品创意设计为核心的大设计研究中凸显出刊物的前沿性、专业性和学术性,力求及时介绍国内外设计领域的最新理念、方法、动态和成果,致力于为行业界和教育界提供权威的、专业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平台。欢迎设计领域众位专家学者及青年才俊继续关注本刊,积极投稿,来稿内容如下:对设计行业、设计教育、设计现象、设计产品、设计人物的批评(评论);产品创意设计实践的研究;国内外最新设计理念的翻译、介绍与研究;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设计师的个人创意心迹、所思所感等;设计学术交流活动的深度报道;设计行业及设计教育的交流、展览、研讨、竞赛等资讯。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创意与设计》编辑部
联系方式:0510-85326770(电话兼传真) 投稿邮箱:creation_design@163.com ; creation_design@yahoo.cn
邮寄地址:江苏省无锡市蠡湖大道1800号江南大学设计学院B318《创意与设计》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