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下」──五千年传承世界 |
爱马仕「上下」的首席执行官及设计总监 蒋琼耳
我是一名艺术工作者,曾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熏陶下,学习中国文化和艺术,长大后又去西方学习了艺术和设计。2008年,我和法国爱马仕集团一起,创立了「上下」品牌,2010年9月,「上下」第一家零售空间在上海开幕,如今「上下」刚过了两周岁生日,第二家零售空间也在北京刚刚开幕。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上下」,五千年的灵感与传承。
一、「上下」起源
「上下」创立于2008年,是一个高尚生活方式品牌。致力于传承中国精湛的传统手工艺,通过创新,使其重返当代生活。
「上下」由我──中国设计师蒋琼耳,与法国爱马仕集团在中国携手创立,共同打造一个传承中国文化及复兴传统手工艺的梦想。「上下」的产品线包括家具、家居用品、服装、首饰及与“茶”有关的物品,并将在以后逐渐推出更多的产品,来演绎我们所推崇的“绚烂而平淡”的生活方式。
「上下」与爱马仕一样,分享着对卓越材料品质的激情,坚持着对上乘手工艺质量的承诺,以及对创新设计的不断追求,打造高品质的家居和生活物品。
「上下」的名字简单却意义深远。它包含着时间的概念,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上下」要“承上”而“启下”,传承中国文化及美学的精髓,并通过创新,将之引向今天及未来的生活。「上下」象征着换位及对话、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人与自然。「上下」追求天人合一,怀着对我们生存环境的尊重,「上下」的每一件物品都选取最上等的原材料,使用精湛的中国传统手工艺,精雕细琢,专注与每一个细节,并诠释着中国式的儒雅与热情。
「上下」期望通过努力,将日渐式微的中国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艺保留下来,通过运用现代美学简约、优雅的理念,将传承、文化、创新和对话融为一体,即成为「上下」品牌哲学的核心。
在传承精良手工艺,制作高品质生活物品的同时,「上下」也关注文化、生活和情感。「上下」将会每年创作一件限量版的“文化产品”,使我们记住传统,对话记忆。
「上下」也寓意着两个看似对立双方的和谐共处,天在上,地在下,但是没有地,也就没有了天。如其在上,如其在下。寄情于物,情由物生。妙必假物,而物非生妙;巧必因器,而器非成巧。
二、匠的传承、诗的创作──传统手工艺及东方美学的“承上”与“启下”
为了发现和学习中国各地那些最精湛、巧妙的手工艺,我和我的团队走访了中国很多地方。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很多中国传统手工艺,大多是面对两种境遇:一种是置于庙堂,高高在上,陈列在博物馆的玻璃罩中,在聚光灯下,被当代人景仰和观赏;另一种,则是在地摊上,或是旅行纪念品的小店,以制作粗糙简陋的工艺品的面貌呈现,被游客带回家,然后挂于墙壁或束之高阁,被渐渐遗忘。
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实质上这些工艺作品都并未真正进入我们今天的生活,它们的发展也在慢慢停滞,终有一天会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
竹子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着特别意义的一样事物。无论是精神象征还是日常生活,都曾经与我们那么紧密。现在,精致、细腻的竹编物品已不可见,就连竹制的生活物品,也渐渐被塑料制品代替。我曾在旅游纪念品市场上看到过竹编的大象,很大,工艺也还算精细,然而只能作为一个无甚用途的摆件,没有过多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我们将竹子剖成不到半毫米的细丝,将之与高温白瓷结合,创作新的茶具系列。竹编和白瓷,两种不同的材质,创作了独特的美感,同时,也有隔热防烫手的作用。我们用这样的重新创造,为竹编工艺赋予了新的价值,给它提供了新的平台,为它赋予了新的生命力。这一套竹丝扣瓷茶具,从高温白瓷的烧制到竹丝编制完成,需要花费近六个月时间。这套寓意“联系”和“沟通”的“桥”系列茶具,2010年推出至今,得到了非常多朋友的喜爱和支持。
我们的生活,或是变得越来越简单、表面、粗糙,或是渐渐追逐跟随西方的生活方式,而忘却了我们曾经拥有过,那么多美好、优雅、精致的生活物品和生活美学。
东方式的美学内敛、低调、有内涵,然而却隽永流长。我们从汉代的服装中汲取灵感,创作新的当代中国服饰,没有描龙画凤,没有花团锦簇,然而却简洁而大气,韵味无穷;我们传承宋代瓷器的优美器型和雅致色彩,创作茶具和家居摆件,简单纯粹,却有打动心灵的永恒之美;我们传承明式家具简洁的线条和隽永的美感,创作新的家具系列,使之具有明式家具的风骨,又能与当代的家居风格完美融合。
博物馆式的收藏与整理,当然也是必不可少的,记录时间长河中每一颗最闪亮的石头,它让我们可以有机会更全面,更系统地了解过去和传统。然而在博物馆的视野之下,再美好再精妙的工艺,都是静止的,它独自美好,却与生活无关。将手工艺收入博物馆,设立基金会去保护,并不能真正挽救它,就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真正的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艺,必须给它提供一个新的平台,让它重新被生活、被市场需要,那样,它才有自给自足的活跃的生命力。
我们将东方式的美学与精湛的传统手工艺相结合,给它赋予功能,为它提供一个新的平台,将传统手工艺请回到日常生活中,让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关系,重新为我们所用,为日常生活带来愉悦、带来快乐、带来舒适,带来情感上的触动。
这样创作出的物品,不仅仅是简单的生活用具,不仅是工艺运用和物品再造,而是生活方式的传承。在开设零售空间的同时,「上下」也致力于创作不同的体验空间,──包括2011年在上海思南公馆三层老洋房内的「上下」之家,前不久在北京一个湖畔古典院落内的「上下」之家,以及新天地88酒店的「上下」体验空间──将香道、茶道、文房雅趣等这些优雅精致的东方生活方式,用体验的方式与大家分享。通过体验,让更多人能够体会和欣赏,让我们可以真正进入这种生活方式之中,而不仅仅停留于一个抽象的概念。
「上下」一直在尝试创造timeless的物品,创作和延续一种经典的、永恒的美。我们致力于以最传统、最经典,来创造最当代的物品和最当代的美。
这就是我们希望能做到的,“匠的传承、诗的创作”。
三、中国文化走向全世界
「上下」的作品运用现代美学简约、优雅的理念,以“简单、轻盈、实用”为原则,在传承东方美学和精湛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创作当代的生活物品。「上下」的作品是工艺和艺术的相逢,是当代设计和传统手工艺相逢。
「上下」的家具“大天地”系列,拥有简洁的线条和柔和的圆弧,气度从容博大,好似天与地都包容其中。我们从明式家具中汲取灵感,却将原先外圆内方的设计改成外方内圆,使之拥有了更具现代感的线条,也令精湛的工艺展露无疑。在今年的新作品“大天地”扶手椅中,我们将清雅简洁的明式座椅与西式的沙发相结合,为新式南官帽椅赋予了柔软的坐垫和靠背,使之更为舒适合用。框架是紫檀的,座椅面是优质牛皮编织而成,手工艺人将整张牛皮仔细裁成3.8毫米的细条,而后使用特制的织机,以近似传统缂丝的手法,纬线牛皮,经线丝线,一条条手工编织相连成片,让它拥有更丰富的机理和质感。
这样创作出的物品,来源于东方文化,拥有当代的美学特征,与时代紧密相连,是真正有生命力的。中国人会喜欢,因为这种美学和情感上的联系是在骨子里面的,西方人也会喜欢,因为它优雅、隽永,又有时代气息。这就是「上下」,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上下」不仅仅是面对中国市场,为中国人创作的品牌,而是立足在中国文化之上,面向全世界的。
2010年9月,「上下」在上海开设首家零售空间,2012年秋天,第二家零售空间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国贸商城开幕,与更多朋友分享中国文化和精湛的传统手工艺。接下来,我们计划在巴黎开店,通过不同的窗口让中国人和全世界人来一同分享。
「上下」不属于某一个个人,不属于某一个集团,「上下」属于全中国人民,「上下」属于中国文化,「上下」属于全世界。
四、「上下」的未来
很多人都会问我「上下」的未来发展计划,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通常是:“一步一步,慢慢来”。现在的「上下」还只是一个二、三岁的小孩子,我们对他的成长有一个大致的计划,但更多需要的是时间。
手工艺的传承、中国文化和美学的传承,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们去做。有一天「上下」如果获得成功,“商业”一定是排在第四位的,在这之前是工艺的传承、文化的传承,以及社会责任。
购买「上下」作品的人年龄层次跨度很大,二十几岁到七八十岁都有,我们也觉得,好的东西是没有年龄和地域限制的。几乎全世界奢侈品牌的总裁只要有机会来中国,就一定会来「上下」看看,对他们来说,「上下」的诞生是在全世界奢侈品海洋中投下了一块石头,因为第一次有来自东方的这样一个品牌。
对我们来说,做「上下」最难的事情,是忠于自己最初的想法,有太多的可能性会需要你在过程中做出妥协,不断妥协的结果,就会远离最早的初衷。如果我们在5年、10年后,仍然可以忠于最初的想法,我想我们就一定会成功。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近几年发生的转变,也令我们看到希望,今天的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有一部分人在体验了西方的奢侈品之后,开始逐步回归到自己的文化根基,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生命是圆的,当走到一个阶段,一定会回归。
今天的中国手工艺没有被放到应有的位置上,这一现状是尴尬的。今天的中国古董在艺术品市场上价值如此之高,是因为当初设计和制造者是同一个人,达到“心手合一”的境界,可如今的中国手工艺人主要是在模仿老东西,虽然也能做得很好,但缺少创意。「上下」的理想,正是为精湛的传统手工艺搭建一个平台,为它们赋予新的需求,让它们与今天的生活产生联系,为它们注入生命力,才能真正做到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复兴,真正做到“承上启下”。
我的好朋友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先生曾说,「上下」是一个超越经济、超越商业的项目,是一个文化项目,是关于人类文明的项目,所以我们愿意投入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创作它、培育它,陪伴它成长。
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朋友能与我们一起,加入到中国手工艺和中国文化复兴的道路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