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球领导力与中国青年人才培训——中外教育对话会在沪举行 |
11月14日上午,由上海市高校智库研究和管理中心主办、常春藤协会协办、上海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外国语学校支持的“全球领导力与中国青年人才培训——中外教育对话会”在复旦大学光华楼思源报告厅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海闻教授、国际可持续性发展专家Paul Druckman和知名院校领导们参加此对话会。本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日华受邀出席会议,并在互动交流环节中作了精彩的点评,受到在场的与会者热烈掌声。
会议开始,哈佛大学商学院艾博思教授在现场生动的演示了他的教育方式,同时,也展现了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
艾博思教授让在场的所有的嘉宾阅读手中关于《BCG咨询公司——职业发展案例分析》材料,材料中描述了BCG咨询公司内部的辅导员制度,有四名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性格、工作能力、情绪等问题。作为辅导员,应该如何去帮助他们,更好地去适应当前的工作。然后,艾博思教授点名在场的嘉宾,让他们去分析案例中的情况,并邀请了2位嘉宾现场模拟演绎案例二《艾克与马克》的交流情景。
在演示之后,哈佛艾博思教授介绍了此主动学习法的教学形式,在哈佛,每一堂课之前,都会将案例事先发给学生,课前,所有学生至少用2-4小时去准备这个案例,授课的老师在多个小时的备课后,会在课堂上,随意提问任何同学,让他们去分析案例,并引导他们继续思考、提问、答题,但是。不会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答案。
现场生动的演示,让在场嘉宾充分感受到主动学习法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并结合我国教育的现状有所思考。
在座的嘉宾在讨论对话中一致认为,中国教育已形成一种习惯,并且受考试分数的限制,带有功利性地去学习。当然,与会者公认我国的基础教育还是卓有成效的,对于哈佛大学的这种“主动学习法”和“案例教学法”可以在具备一定条件的院校作局部探索,并特许在那些不受高考限制的实验班去尝试,开发学生的发射性思维能力与方法,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培养有潜在领导力的学生。
笔者感到,此哈佛大学的这种“主动学习法”和“案例教学法”是否在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领域中,特别是贯彻实施《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有关加强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努力营造引才、育才、聚才等目标任务进程中,可吸收消化此二种教育培训方式,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土实际再创新型的教育培训机制与方法,为上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断培养与输入高端紧缺的文化创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