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届2016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在沪顺利召开 |
7月23日上午,由国家工信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知识产权局、上海市品牌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和上海市知识产权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合主办,上海企业文化与品牌研究所承办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品牌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第二届2016中国品牌经济(上海)论坛在黄浦区绿地万豪酒店举行。
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卢希,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徐逸波,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黄浦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杲云,上海市质监局副局长沈伟民等领导出席了本次论坛。本协会会长王日华和副会长单位木马工业设计丁伟总经理等参加了本次论坛。论坛由上海市品牌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陈跃华主持。
首先,由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质检总局原副局长、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致辞,他说,品牌是国际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品牌培育的过程就是质量提升的过程,服务改善的过程,技术创新的过程,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增值的过程。社会各界要增强品牌意识,共同关注品牌、培育品牌、保护品牌,营造品牌发展的良好范围,提升中国品牌竞争力,共同促进中国品牌做大做强。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徐逸波代表周波副市长致辞,他说,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上海要紧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品牌经济,依托“品牌聚合要素,要素孕育创新,创新推动产业,产业提升城市,城市反哺品牌”的正反馈机制,着力建设“三都”,促进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与城市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的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以制度创新推进品牌经济发展。
国家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卢希在致辞中指出,自主品牌存在的问题不是数量太少,而是结构不合理,特别是缺少那些知名度高、美誉度好,代表着好产品的好品牌。为此,《中国制造2015》确立了“质量为先”的基本方针,把质量品牌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生命线。他说,培育品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培育品牌是供给以需求结构双升级的关键环节,培育品牌是大家共同的责任。
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市设计之都、时尚之都、品牌之都等“三都”建设,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卢希,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理事长刘平均,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徐逸波,上海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黄浦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杲云,共同参与上海品牌之都促进中心启动仪式,这也标志着上海品牌之都建设迈出了新的步伐。
随后,受邀嘉宾们先后上台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上海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吕国强在演讲中说,上海将围绕着科创中心的建设,重点予以突破与推进的,一是要推进地方知识产权机制体制的改革;二是要促进、强化知识产权的创造与运用;三是要对知识产权实施严格的保护和强化知识产权人才的培养;四是要加快打造全球一流的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忠明在演讲中生动而精彩地表达:第一,品牌供给具有终端性,综合性,社会性。品牌供给是非常重要的。顺应时代而生的品牌往往是最能征服消费者的。第二,我们现在面对三座高山,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跨越他们最重要的途径就是不遗余力的去创新,“无品牌,毋宁死”。第三,品牌的打造是一个非常漫长的锤炼过程,它要经久不衰,是需要时间的积淀,所以企业要确立打造品牌的战略。第四,做品牌就像是做专业,必须要有一种专业化的情怀和专业化的耐心。
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在演讲中谈了品牌从战略上对一个企业、对一个城市、对一个政府、对一个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
尼尔森中国区副总裁杨英谈了品牌策略离不开两个环节。一个是消费者、一个是渠道,一定要根据消费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不同需求定制产品。
美国企业研究所主席、南加州大学全球创新中心主任杰拉德.泰利斯强调,品牌是由创新者发明出来的,我们需要给那些创新者更多的资源,更多的奖励。
论坛当天下午,主办方还就《价值创新与品牌经济》、《创意设计与品牌经济》为主题进行了上下两场圆桌研讨会。